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生产

漫谈德国“工业4.0”

发布时间:2015-02-24 作者:佚名  来源:e制造
关键字:工业4.0 智能化 3D打印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来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在德国工程科学院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以更好地促进该国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来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在德国工程科学院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以更好地促进该国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了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很多国家及企业也开始提出应用德国“工业4.0”来发展本国制造业。由于国家体制与制造企业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对德国“工业4.0”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到现在为止,能被详细定义为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只有三次,分别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标志是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化生产;以电气化为代表的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德国“工业4.0”的提法出现后,一些专家的理解如下: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认为,德国“工业4.0”的实质是“价值创造”。

  他用“煎蛋模型”来阐述如何创造价值,就是把产品作为“蛋黄”,服务作为“蛋清”,而以后的市场应该去“蛋清”里挖掘。眼下我国制造企业的利润集中在“蛋黄”部分,很不完整,未来生产制造应该是“产品+服务”。

  中国工程院周济院士认为,中国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电气化)的情况下,就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所以,德国“工业4.0”对中国的启示是,通过两化融合的手段促进制造业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

  笔者认为,对于德国“工业4.0”,专家及业内人士的认知大致一样,其内核要素是资源、环境、价值。它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三者通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以演化、融合形成新的工业体系,而这三个要素不能孤立存在。

  实现智能化

  其实,德国“工业4.0”是一种目标,就是全面实现智能化。任何产品,不管设计如何精准,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类问题。以零部件制造为例,设计、工艺都可以保证其精准,但刀具或者其他设备出现问题,则可导致零件加工偏差。而智能制造能提前检查出设备误差,并能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测、跟踪监测,自动修配及调整设备,使得后续与其配套的其他零部件与之相匹配,最终令装配出来的产品满足质量要求,以减少或杜绝浪费,这就是智能化的终极目标。

  智能化的结果就是实时发现问题,实时对工艺、设备或产品进行修配及调整,其最核心的目标是减少浪费。比如3D打印,只要把设计好的3D模型输入,产品就能马上制造出来。由于是增材制造(过去的车铣刨磨是减材制造),所以就节省了不少原材料,同时意味着降低了成本。

  如李杰所言,飞机螺旋桨,在准备切割时就能预测切得准确与否,有无问题,并判断出问题在哪里。这就是实时监测带来的好处。

  大多数情况下,在实时监测的生产环境中,设备生产产品的精准度达不到100%,所以需要相应的手段或工具以弥补它的不足。如3D打印,因为它不仅能出产品,还能修补漏洞,例如,某一设备金属被掏空一个小口,若不是主承力件,只是次承力件的话,完全可以利用3D打印把空缺的部分填补上,而且看不出一点痕迹,这能使很多产品得到重复再使用,降低成本,避免浪费。

  随着机器人技术、数字化的设计方法、仿真方法的广泛应用,制造过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介入方式将越来越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