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能力为本位,以加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充分认识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数控技术专业
学生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2.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式”教育满足企业需要为基本依据
探索和建立“订单式”教育与培训的机制,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以满足企业工作需要作为出发点,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要积极与数控技术专业
行业、企业加强联系和合作,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发挥其在确定市场需求、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既具有较强的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基础,为扩大数控技术专业 学生的就业出路和今后的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3.以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为根本,适应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面向市场主动适应,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关注当今世界和我国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通过校企调研、合作等形式,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材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状况。
4.以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学双方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适应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用数控技术专业
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5.以“导”为主,以“授”为辅,在数控技术专业
实训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数控知识由原理知识转换成实用知识,使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由静态向动态转换,激发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在实践中完成教学要求。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应由“授”转变为“导”,不仅要亲手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机床,还要引导、指导、辅导学生完成新零件的工艺设计、刀具的选用、程序编制以及加工完成全过程,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以机器设备为物质保障,使数控技术专业实训与工作“零对接”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尤其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使学生尽快适应生产环境。数控实训设备应是生产型的工业用机床,并且要不局限于某一数控系统,使学生经过多种数控系统的操作、编程与加工的实训,适应能力更强,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