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进行大批量生产曾让人感觉遥不可及,而不断的技术创新让这一概念距离现实越来越近。
增材制造,又称为3D打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一直是原型制作的完美手段。最初利用增材制造生产单个部件的过程(大部分是利用光固化技术)即费时又花钱,可用材料种类更是少,主要是聚合物和塑料。而历经30多年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大幅提升,使得无数创客和小型企业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优势进行快速成型。
图:越来越多3D打印机制造商开发出速度和精度更高的打印机,满足行业需求。
随着市场对具有新型设计的铝或铁质金属部件的需求提高,使3D打印在这一领域变得越来越强大。除了光固化成型法,还有很多其他3D打印技术,包括数字光处理(DLP)、熔融沉积成型(DLP)、选择性激光烧结(SLS)、选择性激光融化(SLM)、和电子束融化(EBM)。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是新型材料,包括尼龙、ABS塑料、PLM、陶瓷、石膏、钛和其他的混合金属材料。
长期以来,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的一大限制便是打印速度慢。3D打印物体和零件根据打印机和材料不同,需要花费数小时到数天之久。打印机尺寸也限制了打印对象的尺寸。例如,MakerBot Replicator+最大的建造尺寸是29.49 ×19.51 ×16.51cm,因此任何更大尺寸的零件只能分割成多份分别打印,这又比单次打印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其他耗时的因素包括材料替换、打印基座校对、更改软件设置、CAD文件的转换等。这其中还不包括处理打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需的时间。
图:MakerGear公司的 M2是一款即插即用的3D打印机,可以通过USB与设备连接,进行初始设置,上传3D模型实现打印。
缩短打印时间
一些大型3D打印机制造商已经实现通过新产品和新技术缩减打印时间。XYZ Printing和3D Systems已经开发出了容易装载的墨盒系统,省去了手动更换耗材线轴的麻烦,从而节省了部分打印时间。
其他制造商例如TierTime、Tevo、Prusa Research和Ultimaker已经开发出了一体机的方式,通过简化打印流程缩短打印时间。用户只需要提供电源、对软件进行初始设置、上传设计图,其余的事情就可以交给打印机完成,可以实现从设计文件转换到最终打印完成的高度自动化。
这些3D打印厂商寻求的是提高产量的同时削减生产时间的办法,提高每个流程的自动化效率,使之成为对个体和小型企业具有吸引力的快速成型技术解决方案。
批量生产的魅力
传统制造行业依靠的是零件和其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而前面提及的大部分增材制造方案并不具备这一能力。尽管实现了部分时间的缩减,却依然不能快速的进行大批量生产。
而实际上,现阶段一些增材制造厂商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快速成型,能够实现连续生产。
图:Carbon M2采用连续液态界面打印技术(CLIP)使传统3D打印机的生产速度提高了一百倍。
美国3D技术初创公司Carbon,是一家致力于推动3D打印技术成为大批量生产工具地方企业。去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3D打印机M1,利用光固化成型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光敏树脂让零件从液体中“生长”出来。也许光固化成型也许看起来豪不起眼,因为其他3D打印商也在使用这种方法。但是Carbon使用的是一种新技术连续液态界面生产技术,实现在稳定液体中的打印,而非一层层的堆积打印。相比传统的光固化成型技术,M1打印速度要快一百倍。
今年Carbon又新推出了更大打印尺寸的升级版M2,打印尺寸为190x 118x 326毫米,比已经发布的M1(141x 79x 326毫米)增加了1倍多。该款3D打印机具备内置的表面加工单元,称为Smart Part Washer的智能打印件清洗机,可以移除打印零件上的多余树脂。这让M2可以连接到多个单元进行大批量生产。
Carbon公司的另一产品,“SpeedCell是一个互联的单元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成品零件的大规模重复性生产”。这将最终实现3D打印制造的大规模生产,和实现在传统制造流程中交付成品零件的功能。而Carbon的创新不止于此,随着公司宣布新型3D打印机M2支持对打印部件的消毒以应用到食品和医药行业。这一技术不仅将最大化缩小生产时间,也将减少劳动力成本。
SpeedCell分为设计版和生产版。设计版SpeedCell可以满足设计和工程人员的快速成型需求,仅支持一台M系列打印机的连接。生产版SpeedCell则针对应用多台打印机进行工业生产的制造商。两种机型都配备了Smart Part Washer提供打印件清洁功能。Carbon公司还为生产型的SpeedCell提供RPU70(硬质聚氨酯)树脂封装,并设计了MMD(计量、混合和分配)模型对连续生产供应恒定量的树脂,让用户不必为经常打开容器而中断生产。
目前,Carbon已经与福特和阿迪达斯两家公司签约,计划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两家企业的工厂生产。阿迪达斯计划应用Carbon的3D打印技术批量生产Futurecraft 4D款跑鞋。福特计划将3D打印用到汽车零部件生产。Carbon未来还计划将增材制造的批量生产扩大到欧洲和全球市场。
金属增材制造的批量生产
利用增材制造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另一例子是Desktop Metal的3D打印单元Studio和3D打印生产线Production。与Carbon M2完全使用聚合树脂不同的是,DM打印机使用的是金属材料。相比传统的金属3D打印,Studio和Production生产成品打印件的速度提高了一百多倍。
图:Desktop Metal工业级金属3D打印系统Production
类似于传统的塑料3D打印机,Studio是一层层的打印金属,而其他传统金属打印机基本是使用的减法。在原材料金属粉末化后,通过聚合物粘合,以挤出的形式堆积打印,类似于熔融沉积成型(FDM)打印机。在打印完成后,进行脱脂去除大部分多余材料。
在完成脱脂后,零件被送入微波熔炉进行烧结,让其具有更高强度(大约99.8%),并燃烧掉所有剩余的粘结剂,整个打印过程最快只需要1小时就能完成。该款3D打印机使用材料包括铝、铜、不锈钢以及其他200多种合金,对于需要快速成型的工程师和小型企业来说非常合适。
而另一款Production则用于大规模快速生产多种零件。相比而言,它甚至比传统铸造、机加工或锻造的方式更快,而且每小时能制造体积超过500立方英寸(约14立方米)的复杂部件,不需要任何刀具加工。它采用的是金属注射成型(MIM)方法,在打印过程中将金属粉末混合并注射形成想要的形状。然后清除多余材料再进入微波熔炉。如果需要提高生产速度,需要四台机器连在一起以获得最大产量。
这两款金属打印机目前还不足以替代传统制造,但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起点。而出于满足大量定制产品的需求,未来制造企业也有希望将其纳入传统制造产线。
图:SPEE3D使用超音速层积方法能在10分钟内完成金属部件的打印。
SPEE3D打印机也能够进行大批量的金属增材制造,但利用的是非常规的超音速层积方法,使用纯动能融化金属粉末。这种技术类似于美军的冷喷涂技术,将金属粒子以超音速速度从高压喷嘴射出,撞击并粘合在金属基板上。
SPEE3D公司将这种技术称为“超音速3D层积”,它采用火箭喷嘴将气体加速到音速的三倍,使注射聚合物层积到基板上,基板通过六轴机器人控制,具有多个维度的自由度,因此不需要支撑结构。
整个建造过程不需加热,但它的限制是只能加工铜和铝质材料,且不支持复杂形状例如晶格状部件的生产。SPEE3D可以加工重量更重的部件,支持重量从0.5到10公斤。公司主要针对依靠铸造件的汽车和航天行业市场。这一市场需要快速的生产周转,因此零件的快速交付十分重要。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