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装备

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是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的必要条件

发布时间:2016-10-21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机器人 智能制造 
近日,苹果在大陆的最大代工厂富士康已经使用了4万个机器人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极大关注。

    近日,苹果在大陆的最大代工厂富士康已经使用了4万个机器人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极大关注。事实上,经过短短三五年的爆发式发展,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或已达700~800家,A股有机器人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已达92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的采访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虽然确实巨大,但机器人这口“唐僧肉”并不容易吃到。目前,中国机器人行业产品低端,关键零部件基本上由欧洲和日韩公司控制,如果没有技术上的突破,中国机器人产业或重蹈以前众多产业的覆辙,成为装配企业和山寨之地,要想实现中国2025智能制造也无从说起,更不用说未来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了。

企业又爱又恨无核心技术

    “现在企业对机器人既爱又恨,爱是爱行业未来的发展,恨是恨它不争气。机器人和其他的产业比起来,当今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管是在硬件、软件、智能、感知、材料来说,现在的人工,企业的承担能力,还有企业的人才匹配能力都是有问题的,但这又一个趋势和方向,市场的需求在倒逼着你。”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所说的话,在当前机器人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国内资机器人企业起步晚,导致与外资知名机器人公司的差距明显,结构性问题已凸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机器人企业和专家时,这些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过热,企业普遍处于低端市场,忙着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在核心零部件、规模及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短板。当前中低端产品占据大头,甚至已出现产能过剩,企业过于激进急躁的心态也让产品技术含金量大打折扣。

    国产机器人的核心痛点,在于本土产业链不成熟,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基本上由欧洲和日韩的公司所控制,国内本土生产商与其差距较大,缺乏主动权。

    国海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7万台,居全球第一,而机器人密度仅30(每万人拥有机器人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2,工业机器人市场存在巨大增量空间。但现阶段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上游零部件国产化亟待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业内人士的采访也显示,我国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方面的技术差距尤为突出,长期依赖进口。数据显示,2015年,约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自日本、欧美地区。相比外企,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以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

    张小飞还对现在机器人产业园重复建设、却大部分无核心技术的问题表示担忧,“产业过热主要表现在各地兴建工业园,各地的传统制造企业都变成机器人企业,而实际上打着机器人旗号的很多,企业数量增加很快,但其中大部分是同质化的。”

    截至今年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的概念股共计92家,其中有39家在半年报中披露机器人业务收入,53家未披露。明确披露机器人业务收入的39家公司中,共有4家上市公司达到了5亿元以上级别,汇川技术以11.13亿元位居榜首,华昌达、机器人以及新时达分别排名2~4位。但其中有21家企业的机器人业务营收在1亿元以下,其中14家企业的机器人业务营收在5000万元以下,大部分企业机器人业务规模偏小,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大部分企业的机器人业务尚处于研发和概念阶段,没有形成营收规模,这也导致了中国机器人企业小而散,整体缺乏竞争力的局面。

资本过热估值远超国际同行

    虽然中国机器人产业刚在起步阶段,但资本市场对机器人的反应则超出意料。

    以新松机器人为例,该公司的动态市盈率是102倍,是德国库卡的两倍多。同时,新松机器人去年总营收是16.8亿元,对应的市值为407亿元人民币;库卡去年的总营收折合人民币是213.7亿元,对应的市值折合人民币是296元(39.9亿欧元)。

    以资本市场估值比较,中国机器人企业的估值还远超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安川、发那科)。

    “在中国什么东西是风口,什么东西就热,什么东西就贵。这种现象也让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时候付出了比较高的代价。”曲道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

    2015年,A股共有12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机器人行业,并购金额超过70亿元,2016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上市公司有三家涉足海外并购,累计金额108.03亿元。

    现在很多上市公司把目标瞄准国外,一方面是国外机器人进入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获取国外的技术以及国外的市场。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