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的空气质量很差,来北京的朋友常说自己要到帝都吸霾去。今天早上,我看着郊外远方的群山想:今天的空气不错! 其实,我来北京的这三个月,感觉空气都不错。
国内资讯 | 雾霾天 发布时间:2017-12-16
今年6月,在信通院的一次会议上,我无意中发现:索为倡导的工业技术(知识)软件化,和我过去向公司提出的建议惊人地一致:把全面推进产品和工艺设计过程的模型化、软件化。唯一不同的是:索为关注的是高端离散制造业,而我关注的是先进钢铁行业。今天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向几位专家领导谈了我的看法。
国内资讯 | 工业技术软件化 发布时间:2017-12-15
中国最大的一次人口高峰出现在1962~1974年,每年出生2500万人左右。他们中学毕业时,高校和中专每年招生在100万人左右,故而这是个以蓝领为主的群体。如果按照60岁退休算,2022~2034年的退休人口将接近3个亿。期间每年就业的年轻人大约在1600万左右,其中大约一半是大学生。故而2034年中国的劳动力总量下降大约1个亿、蓝领可能会下降...
国内资讯 | 智能制造 发布时间:2017-12-15
我担任上海交大兼职教授期间,给工程硕士班上《技术创新的观念与方法》课程多次。在这门课上,常常提到《孙子兵法》。把创新和兵法放在一起并非牵强附会,因为它们在两点上是相通的:两者要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两者本质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是博弈行为。它们面对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而这种不确定性和风...
国内资讯 | 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17-12-14
很多企业感到数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很困难。在我看来,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企业缺乏数字化的观念和习惯:不论是做事还是做管理,都习惯于用经验和感觉,而不是让数字说话。
国内资讯 | 数字化 发布时间:2017-12-13
最近,李国杰院士在《计算机学会通讯》上写了一篇文章<《人工智能的三大悖论》。读完以后,我很受启发,有了一点“狗尾续貂”的冲动。
国内资讯 | 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7-12-12
创新创业是件好事,但有了想法就急于行动却未必是好事。其实,创新和打仗一样,是风险很大的活动。轻视创新中的风险、盲目冒进,很容易惨遭损失、磋商积极性。创新活动中,到底应该考虑哪些风险和问题呢?昨天下午,我和朋友谈起创新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说法,他建议我写下来。
国内资讯 | 创新 发布时间:2017-12-11
企业界想要的东西,要同时符合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基本要求。所谓“技术可行性”就是不要把科幻和故事当成现实;所谓“经济可行性”就是要创造价值、服务客户、促进社会进步,而不仅仅是让人眼睛一亮、娱乐一下就结束了。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什么人工智能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国内资讯 | 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7-12-11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应用大数据技术时,应该先考虑什么问题?
国内资讯 | 工业大数据 发布时间:2017-12-10
国内资讯 | 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