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工业机器人历程看中国未来市场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业自动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家层面政策的持续关注,机器人产业后期利好或可期待。
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主要经历了四大历史阶段:1967-1970年摇篮期、1970-1980年实用期、1980-1990年普及提高期、1990年至今的平稳成长期。
日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稳居世界第一。截止2012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31万台,约占全球机器人保有量的30%,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和应用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
劳动力短缺、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造就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20年。当前日本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70-1990年,日本工业机器人更是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的20年,大幅超越美国。机器人技术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得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紧缺、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的社会背景,而政府一系列的扶植政策也使机器人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爆发式增长的初期,千亿市场空间。对比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早期的发展,我们发现不管是从产业规模、社会背景还是政策支持方面,中国现在的情形和日本八十年代的时候非常相似。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业自动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国家层面政策的持续关注,机器人产业后期利好或可期待。
进口依赖严重,核心零部件亟需产业化。目前,我国机器人市场份额主要被国外行业巨头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占领,大部分是依靠进口。在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上,我国相关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日欧等国的领先品牌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市场占有率布不高。这些缺陷也是未来市场的增长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