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协作方式使企业办公范围与场所的弹性越来越大,工作方式也越来越具有移动性。对于企业而言,革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业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的发展,企业的移动办公需求正在急剧上升,当下企业对于移动办公的需求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原本已经购买各种管理软件后,需要将传统的管理软件功能向移动端延伸,实现传统软件的移动化。一种是中小微型企业,本身没有内部管理软件,希望通过基于SaaS的移动办公软件实现内部移动管理。有数据显示,目前94%的制造企业已部署了移动办公应用,3.7%的制造企业正在部署移动办公应用,仅有2.3%的制造企业并没有部署相关的移动办公,但这些企业已表示出对移动办公极大的兴趣。
尽管移动办公最早给出的愿景是极为宽泛的3A办公,也就是办公人员可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但在当下,移动办公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划分,移动OA、移动CRM、移动ERP、移动IM、移动社交等都涵盖在内,并且从功能上看,这些移动端管理软件也相互交错,比如移动OA中包括部分CRM功能,而移动CRM软件也可以进行流程审批等工作。伴随着互联网巨头、管理软件厂商、新创业者纷纷涌入企业移动办公市场,市场迎来爆发的同时,竞争可谓异常激烈。简单来分,移动办公软件可以分为:
入口级产品:如阿里钉钉、微信企业号、云之家、用友工作圈、纷享销客等;
公有云产品:今目标、泛微eteams、明道、销售易、CloudCC、红圈营销等;
私有云产品:老牌OA厂商如泛微、蓝凌、致远、金和、万户等。
纵观整个市场,前两年在SaaS领域,在资本和市场驱动下,SaaS行业迎来了一个行业性的高潮,蜂拥了大批移动办公产品,很多移动办公软件厂商上线一个产品就开始融资,然后打着免费的口号,通过耗巨资广告营销来获取新客户。虽说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但当风停后,掉下来的猪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活下去,有文章指出,2015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在创投泡沫的繁荣下,如今也所剩无几。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有112家SaaS企业获得融资,是5年来融资额度最少的一年,且更多的集中在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当下,资本收紧口袋给部分移动办公厂商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很多厂商逐步认识到,做企业级服务,产品和服务才是打动客户的根本,才是长久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很多厂商已开始由免费向收费转型,已是收费模式的厂商更是在追逐产品上的极致与变革中前行。
可以看到,经过市场的洗牌,移动办公市场已从最初的疯狂开始逐渐回归理性:纷享销客和奇鱼微办公通过大规模裁员实现业务调整和转型;今目标宣布从免费时代迈入价值时代,正式调整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收费政策;致远发布了新三年战略,更名为致远互联,从单纯的软件提供商转型为提供协同管理产品、解决方案和云服务的全案服务商;泛微成功登陆主板,募集资金将用于协同管理软件系列研发升级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小微企业协同办公云服务项目;金蝶云之家与渠道开启了千家上门计划;阿里钉钉发布了钉钉3.5,重点加入了DING 2.0,支持一键预约会议、会议签到、任务管理,“一键开会”相当方便,同时还将效率分升级为“钉钉指数”,反映企业在移动云时代的高效、安全、信息化的程度。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新的行业周期,新周期、新挑战、新格局,但无论市场如何变幻,对于移动办公厂商来说,真正能生存下来的一定是厂商与企业之间有着良性商业模式、厂商有着稳定盈利来源、产品具有足够的延展性和灵活性、能深刻理解企业的信息化诉求、满足和应对企业需求的变化、服务力足够过关的厂商。而对于企业来说,没有移动办公软件可以适合所有的企业,在选型时,不应拘泥于软件购买本身是否免费甚至价格的高低,而应选择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移动时代优势并适合企业业务特点的平台,将企业的运营建立这一高效平台之上,让系统高效的运转和使用起来,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及业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