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生产

浅析纺织产业智能化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7-04-22 作者:王磊  来源: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字:浅析纺织 智能化发展 
在“工业4.0"这个影响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中国政府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制造2025”十年战略。纺织产业作为试点产业,通过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来实现产业资源结构调整,完成纺织产业的一次飞跃。
    工业4.0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由于其对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一经提出便立即席卷全球。中国作为纺织业大国,必须利用这个契机,从中研究发展壮大纺织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纺织业的现状。
 
    1实现纺织业的智能生产
    
    在“工业4.0”时代,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设计、原料配制、订货计划、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甚至回收利用等阶段,通过物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使生产个性化、小批量产品具有盈利可行性。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下,调动全社会资源的“双11",更是推动商业模式变革的催化剂。2013年,阿里巴巴在“双11”实现成交额362亿元,2014年更是突破了571亿元。“双11”之所以关注度剧增,不仅是天量的销售,更是背后隐现的模式变革,这种以零售革命、移动为王、渠道融合的发展轨迹,值得深思。
    
    工信部根据“工业4.0”所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指出纺织业将成为试点产业之一。国家将建立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之间的信息集成平台来实现整个纺织行业的智能化。
    
    以纺机制造为例,电子商务程序为信息集成平台、纺机类型、纺机生产厂家、产品型号及相关介绍、客户确认购买、客户选配、客户订单完成、订单发送到生产厂家斗智能生产,所有阶段都通过互联网完成。
    
    互联网在“工业4.0"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信息集成平台,用户可直接链接到生产厂家官网主页,各生产厂家的产品介绍将会成为客户了解该生产厂家的第一印象。在各公司的主页上应详细的写出产品详细分类、产品名称及型号、图片(包括整机图片、局部图片、客户案例等)、文字(包括产品说明、技术参数、案例说明等)等相关信息,以便客户浏览选择。
    
    进人智能生产阶段,人们将通过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完成。以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为例,公司非常重视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的建设。2008年,公司将原先使用的M RPII系统升级到JW-ERP系统,实现了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的融合。2010年上线的SAP系统,完成了从数字化到信息化的转化,将生产、销售、人事管理、物料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集成到一起,使用大数据来处理企业资源,降低了员下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大大降低了由于人员手工操作所造成的错误率。
    
    在现今信息化的生产模式中,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商品的使用性提出自己的选配需求。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从E RP系统选配完毕后,再进行生产准备工作(见图1)。
    
    而在智能化的生产阶段,用户选配属性将通过互联网直接传输到公司ERP系统中,系统自动将这些选配需求安排到智能工厂进行生产,省却中间人工管理环节〕这将成为各公司在智能生产方面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前进方向。
 
SAP系统模块化组合示意图
 
    图1 SAP系统模块化组合示意图
 
    2打造纺织业的智能工厂
    
    目前,我国纺织业一直以来的引进、消化、吸收的跟随型研发模式,已不能满足纺织业对原创性研发的需求。我国纺织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利润率比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在高端纺织装备、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创意、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在高端研发上发展缓慢,而在低端生产方面由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纺织成本优势的“前堵后追”,使得我国的纺织业逐渐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因此,重建纺织产业新优势至关重要。
    
    就我国纺织业的现状而言,在材料和加工工艺上无法与国外同类纺织机械相比,可以利用的是自己的本土优势和企业优势。在发展自己的技术前提下,提高单机甚至整套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目前,随着纺织装备在单机智能化方面的不断进步,实现各工序的连续化成为网络化和智能制造的关键。以纺纱为例,清梳联已经发展成熟,粗细联、细络联、粗细络联也开始在少数企业应用。这些装备将各纺纱工序进行直接衔接,可节省人工,提高效率。目前欧洲的纺织厂已基本实现无人车间操作,随着用工成本持续提高,同时招工越来越难,我国纺织企业大都认同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方向,智能化连续化装备的前景十分美好。
 
    以经纬股份来说,旗下包括从前纺到后纺的所有纺织机械、织造机械,可以在所有机械上增加远程控制接口,并提供中央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智能化纺纱成套生产,使万锭用工水平达到10人以下;化纤长丝自动落筒、丝饼运输、堆放、包装和管理的智能化;印染成套生产的智能化,实现流程数控化运行、设备和工艺参数在线监控、工艺数据库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控制生产,通过现场数据随时掌握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和产品的生产情况,方便实时监控,以服务换取客户的青睐,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提升自己智能化水平的步伐。华纺股份正着力打造“智能工厂”,通过物联网与服务网将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人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中;鲁泰A在建设基于虚拟试衣及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化定制生产体系;红豆集团已加人虚拟运营商行列,加速在移动端的互联化、智能化。如果我国纺织业能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良好机遇,长远规划,整体布局,一定会收获更多。
 
    3建立智能化的物流网
    
    智能物流就是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为此,需要智能物流在功能上实现6个“正确”,即正确的货物、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地点、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价格。
    
    在纺织行业,以细纱机的生产和物流为例,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将零件委托专业加工企业生产,零件的工艺性和质量检验完全由加工企业负责,自身将全部精力投人到细纱机的结构提升上来。细纱机上的专用零件,如锭子、钢领、罗拉、摇架等,甚至三大件机梁、龙筋、墙板都有很专业的加工企业生产。这样的话,在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之间的信息集成平台上,物联网根据客户的定制零件通过智能调整工艺选择加工企业,完成后从零件生产厂商直接发往用户,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避免出现因为产业链而导致物流的效率十分低下及物流时间过长,持有成本陡增的问题。
 
    4结束语
    
    随着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壮大,智能化必然会代替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只有推进纺织行业的智能化,提高我国的纺织品的质量,才能提高纺织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纺织产业的竞争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